鹅苗常见疾病有哪些?识别与预防的4大方法

 2025-11-17 15:42:59
一、鹅苗 4 大高发病种:症状识别与风险提示
鹅苗抵抗力弱,0-4 周龄是疾病高发期,以下 4 种疾病占鹅苗死亡率的 80% 以上,需重点警惕:
1. 小鹅瘟(毁灭性传染病)
  • 核心症状:3-20 日龄高发,患病鹅苗精神萎靡、缩颈闭眼,拉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粪便黏附肛门,形成 “糊肛”),后期出现神经症状(转圈、抽搐),死亡率可达 90% 以上。

  • 传播途径: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或接触病鹅粪便、污染的饲料 / 饮水扩散,低温高湿环境易爆发。

2. 鹅大肠杆菌病(细菌性常见病)
  • 核心症状:5-30 日龄多发,表现为腹泻(粪便呈黄白色水样)、呼吸困难、腹部膨大(腹腔积液),部分鹅苗出现关节肿胀、走路跛行,死亡率 30%-50%。

  • 传播途径:环境消毒不彻底、养殖密度过大导致细菌滋生,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

3. 鹅沙门氏菌病(雏鹅白痢)
  • 核心症状:1-3 周龄高发,患病鹅苗羽毛蓬松、畏寒扎堆,拉白色糊状粪便(污染肛周羽毛),食欲废绝,严重时出现败血症,死亡率可达 60%。

  • 传播途径:种蛋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交叉感染,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重病情。

4. 鹅球虫病(寄生虫病)
  • 核心症状:15-45 日龄多发,表现为急性腹泻(粪便带血或呈暗红色)、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瘦贫血,死亡率 20%-40%,存活鹅生长迟缓。

  • 传播途径:接触感染性球虫卵囊(粪便中排出),潮湿、拥挤的养殖环境易导致虫卵扩散。

二、识别疾病的 3 个关键维度(新手也能快速判断)
很多养殖户因误判病情延误治疗,掌握以下识别方法可提高准确率:
  1. 看粪便:白色糊粪→小鹅瘟 / 沙门氏菌病;黄色水样粪→大肠杆菌病;血便→球虫病,粪便状态是疾病的 “直观信号”。

  1. 观精神与体态:畏寒扎堆、缩颈闭眼→多为病毒性或细菌性疾病;关节肿胀、走路跛行→大肠杆菌病;神经抽搐→小鹅瘟晚期。

  1. 查生长状态:突然出现批量死亡(1 天内死亡 10% 以上)→大概率是小鹅瘟;渐进式死亡 + 生长迟缓→大肠杆菌病或球虫病。

三、4 大科学预防方法:从源头降低发病风险

鹅苗疾病 “预防重于治疗”,结合养殖实操,以下方法可有效提升存活率:

image.png

方法 1:疫苗接种(核心防线)
  • 小鹅瘟:雏鹅出壳后 24 小时内,皮下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0.5ml / 羽),或注射高免血清(1ml / 羽),紧急情况下可全群免疫。

  • 大肠杆菌病:10 日龄接种大肠杆菌灭活疫苗(0.3ml / 羽),25 日龄加强免疫 1 次(0.5ml / 羽)。

  • 沙门氏菌病:种鹅免疫可降低垂直传播风险,雏鹅可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增强肠道抵抗力。

方法 2:环境管控(基础保障)
  • 温度:育雏舍温度控制在 30-32℃(1 周龄),每周降 2-3℃,避免温差过大导致应激。

  • 湿度:保持 60%-70%,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和球虫卵囊,可通过通风、更换垫料调节。

  • 密度:1-2 周龄每㎡养 15-20 只,3-4 周龄每㎡养 10-15 只,避免拥挤导致通风不畅。

  • 消毒:进场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场地 + 设备);养殖期间每周用聚维酮碘或过氧乙酸消毒 2 次,饮水槽、料槽每天清洗。

  • image.png

方法 3:饲料与饮水管理(营养增强抵抗力)
  • 饲料:选用雏鹅专用配合饲料,保证蛋白质(20%-22%)、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避免投喂发霉变质饲料。

  • 饮水:提供清洁温水(1-2 周龄水温 25-30℃),可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5%)+ 多维素(按说明书配比),增强体质;每周在饮水中添加 1 次电解多维,缓解应激。

  • 禁止混养:不同日龄鹅苗分开养殖,避免交叉感染;禁止与鸡、鸭等其他家禽混养(易传播疫病)。

方法 4:日常监测与应急处理
  • 每天观察鹅苗粪便、精神状态,记录死亡数量,发现异常立即隔离病鹅,对养殖场地全面消毒。

  • 球虫病高发期(15-45 日龄),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如氨丙啉,按说明书剂量),连用 5-7 天,间隔 10 天再用 1 次。

  • 若出现批量发病,及时联系当地畜牧兽医站诊断,对症用药(禁止盲目使用抗生素),避免病情扩散。

四、误区提醒:这些错误做法会加重病情
  1. 忽视疫苗接种:认为 “鹅苗不易生病”,未及时接种小鹅瘟疫苗,导致大规模死亡。

  1. 乱用药:出现症状后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会破坏肠道菌群,增加药物残留风险。

  1. 环境脏乱:长期不清理粪便、不消毒,导致细菌和寄生虫大量滋生,诱发多种疾病。

  1. 饲料单一:仅投喂玉米、麦麸等精料,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导致鹅苗抵抗力下降。

结语:科学防控是鹅苗养殖成功的关键

image.png

鹅苗疾病的发生多与 “疫苗缺失、环境脏乱、管理粗放” 相关,只要做好 “疫苗接种到位、环境管控严格、饲料营养均衡、日常监测及时” 这四点,就能将鹅苗死亡率控制在 10% 以下。对于新手养殖户,建议从小规模试养开始,熟练掌握疾病识别与预防技巧后再逐步扩繁,同时关注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灵活调整防控方案,为鹅苗健康生长筑牢防线。


 鹅苗  鹅苗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