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不到 30 秒,检疫证明、品质检验信息全看到了!” 近日,在北京市通州区梨园聚元鸿市场,刚购买完鸡肉的市民李女士展示着手机里的溯源信息。作为北京市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食用农产品电子凭证管理小助手” 微信小程序已在通州 12 家农贸市场全覆盖,目前正逐步向全市农贸市场活禽及畜禽产品销售商户推广。

据了解,此前活禽及畜禽产品溯源依赖纸质台账,存在信息传递滞后、查询不便等问题,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瓶颈。此次推广的小程序实现了 “电子凭证替代纸质台账” 的转型,商户只需上传批发商提供的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图片,即可生成专属溯源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后,产品来源、检疫时间、检验结果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市场管理方可通过管理端实时查看商户索证索票情况,监管部门则能线上抽查,大幅提升监管效率。

“以前整理纸质凭证要花不少时间,现在手机上传就行,顾客买得放心,我们经营也更省心。” 从事活禽产品销售多年的张女士介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小程序的推广是智慧监管的重要实践,目前已实现猪肉产品 “来源可追、群众可查、安全可控”,下一步将拓展至鸡、鸭等活禽产品全品类,构建覆盖全市的数字化溯源网络,让食品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